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

李商隐 李商隐〔唐代〕

芦叶梢梢夏景深,邮亭暂欲洒尘襟。
昔年曾是江南客,此日初为关外心。
思子台边风自急,玉娘湖上月应沉。
清声不远行人去,一世荒城伴夜砧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芦叶萧萧作响,已经到了盛夏时分,暂且在驿馆里洒扫一下满身风尘。
从前我曾经是半纪漂泊的江南客,今日第一次成为弘农县的关外民。
听思子台边晚风呼呼急吹,遥想玉娘湖上明月应已经西沉。
行人都己归去,只有芦叶的清音不绝,久久地在荒城中应和着那凄凉的砧声。

注释
关:指潼关。盘豆馆:在河南灵宝县境,距潼关四十里。相传汉武帝过此,父老以牙盘献豆而得名。
梢梢:状风动草木之声。
邮亭:即驿馆,指盘豆馆。
关外心:用汉杨仆耻为关外民事,暗指诗人自己由校书郎之清职出为弘农尉,心情有如杨仆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《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》为李商隐于唐文宗开成四年(839)调补宏农尉,宿盘豆驿馆,感怀而作。自秘省斥外,由清资降职俗吏,心怀郁勃,兼念母思家,因此诗人写下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黄世中注疏.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3册:黄山书社,2009.11:第1588-1589页

赏析

  首联“芦叶梢梢夏景深,邮亭暂欲洒尘襟”平平写起,写芦叶,写邮亭,紧贴题面。既点明时令和驿馆,时逢深夏,地处荒僻,一路征尘,景物与行状的描写即透出内心的烦燥郁闷。

  颔联“昔年曾是江南客,此日初为关外心”回顾自己漂泊流离一生。这联以昔年的“江南客”与今日的“关外心”作为鲜明对比:昔年江南之客,年少气盛,充满自信,自然也洋溢着许多美妙的希望;想不到二十年后仍要出关,去从事微不足道的弘农尉之职,这才令人深深体会到汉代楼船将军杨仆何以耻为关外之民的心态。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,仆仆风尘,来到这荒野孤驿,让老母思子,娇妻念夫,人生至此,百感交集。

  颈联“思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谓一天的奔波,至驿馆投宿,闻芦叶潇潇,心中的郁闷为之一解;颔联谓童年漂泊江南,今又被排斥到关外,官不挂朝籍,思之伤心;颈联说料想母亲思念漂流在外的游子,妻子久盼丈夫归来;尾联写芦叶清音与荒城砧声相应和,令人彻夜难眠。全诗意境宛转含蓄,淡雅隽永,营造出一种哀感优柔的意境。

李商隐

李商隐

李商隐(约813年—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谿生,又号樊南生,与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“温李”,原籍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市)人,后随祖辈移居荥阳(今河南省郑州市),晚唐时期诗人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 603篇诗文  858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行宫

元稹 元稹〔唐代〕

寥落古行宫,宫花寂寞红。
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与诸子登岘山

孟浩然 孟浩然〔唐代〕

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
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
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
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。(尚在 一作:字在)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无题四首

李商隐 李商隐〔唐代〕

来是空言去绝踪,月斜楼上五更钟。
梦为远别啼难唤,书被催成墨未浓。
蜡照半笼金翡翠,麝熏微度绣芙蓉。
刘郎已恨蓬山远,更隔蓬山一万重。

飒飒东风细雨来,芙蓉塘外有轻雷。
金蟾啮锁烧香入,玉虎牵丝汲井回。
贾氏窥帘韩掾少,宓妃留枕魏王才。
春心莫共花争发,一寸相思一寸灰。

含情春晼晚,暂见夜阑干。
楼响将登怯,帘烘欲过难。
多羞钗上燕,真愧镜中鸾。
归去横塘晓,华星送宝鞍。

何处哀筝随急管,樱花永巷垂杨岸。
东家老女嫁不售,白日当天三月半。
溧阳公主年十四,清明暖后同墙看。
归来展转到五更,梁间燕子闻长叹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